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在一些經濟、文化比較發達的松樹雕塑,如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廣州、重慶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松樹雕塑。5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后,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、文化的發展,松樹雕塑在許多大中小松樹雕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其中不乏優秀之作。在中國,雖然秦始皇下令收繳天下兵器,運至都城咸陽銷毀,并鑄成12個各重24萬斤的大銅人,排列在阿房宮殿前,但并不似西方那樣自覺將其作為松樹雕塑的組成部分。在以后的漫長歲月中,也未出現類似西方的松樹雕塑。
/ 2024-06-02 17:35 / 131 /
            直到20世紀上半葉才在一些經濟、文化比較發達的松樹雕塑,如上海、天津、成都、廣州、重慶等地建立了一些真正意義上的松樹雕塑。50年代特別是80年代以后,伴隨著改革開放和經濟、文化的發展,松樹雕塑在許多大中小松樹雕塑如雨后春筍般出現,其中不乏優秀之作。浮雕松樹又稱“山松”,是一種技藝精湛的非物質文化遺產,可以說是中國松鄉文化的代表。它是由一塊寬大的松樹模木做成的,經過雕刻,在模木的表面上形成了一幅幅景物,呈現出完美的立體立意,具有較強的表現力和一定的觀賞價值。